记者调查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乱象:4000元买的志愿填报方案牛头不对马嘴

zzde15d

时间 2024年6月22日 预览 4

转载:https://new.qq.com/rain/a/20240622A00VMI00

2024-06-22 07:41·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发布于四川

调查动机
6月25日起,全国各地将陆续公布高考成绩。作为迈进大学的最后一“关”,如何填报志愿成了很多考生即将面临的“大考”。
一些机构瞄准这一商机,渲染焦虑、过度营销,声称利用“内部数据”可提供一对一“精准”填报志愿服务,收费从几千元至数万元不等。这种花钱走捷径的方式是否真的靠谱?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拥有“内部数据”,能够“精准定位”,确保考生进入心仪专业——看到这则广告,来自浙江杭州的李禾心动了。他和父母商量后,花3万元购买了该志愿填报机构的“一条龙”服务,包括估分、院校分析、志愿填报等。
没想到,经机构指点,他反而被自己“最不想去的专业”录取,超过同专业录取最低分40多分,而他想“冲一把”的几个专业却被填在后面,错过了。“花了3万元却起了反作用,自己成了冤大头。”回想自己去年的经历,李禾甚是懊恼。
像李禾这样为高考志愿填报烦心的考生和家长不在少数。有数据显示,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付费市场的规模约为9.5亿元,是2016年的7.3倍。今年高考人数再创新高,随着各地高考成绩即将公布,如何填报志愿、选择专业,再次引发全民关注。
然而,《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目前志愿填报服务市场乱象丛生。有家长反映,自己斥巨资购买服务却发现机构数据滞后、提供的信息有误;有家长直言,一些机构“天南海北一顿神吹,却是拿大路货数据整合拼凑忽悠”。也有从业者称,所谓的“高考志愿规划师”只需一个月培训,即可获得证书并上岗,其所在机构的核心诉求就是多卖会员、多卖课、提高客单价,考生录取与否并不重要。
受访专家指出,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乱象背后,是考生和家长对报考信息的迫切需求与学校信息服务不足之间的矛盾,加上行业门槛偏低,统一监管标准缺位,导致机构质量参差不齐。相关部门须加大监管力度,考生和家长也要注意核实机构的资质和服务内容,多关注官方渠道发布的高考政策和信息,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个人兴趣、学术追求等理性填报志愿。
斥巨资买服务 效果很不理想
今年4月,当新疆考生李欣挑灯夜战为高考进行最后冲刺时,她的父母就开始未雨绸缪,四处考察志愿填报服务机构了。
“志愿填报是个专业活儿,有技巧,要是填好了,学校档次或许能上个‘台阶’。我们家长是门外汉,可不敢‘瞎搞’。”谈到购买志愿填报服务的初衷,李欣妈妈这样说道,“孩子努力了,不能因为院校信息收集不到位,让孩子辛苦考来的分数得不到最大化的‘有效利用’。”
最终,李欣妈妈花8000元在某机构“抢到”了这项服务,“好不容易才买上的,据说有人提前半年排队才轮上,希望这项服务能让孩子‘分尽其用’”。
这样的期待,上海考生王琳的妈妈去年也曾有过,可现实给了她一记重拳。她花4000元买了一套志愿填报服务,与规划师沟通了大半年时间,可最后机构给出的志愿填报方案根本不靠谱。
“又是上课又是模拟填报,最终等来一份牛头不对马嘴的方案。”王琳妈妈吐槽说,她和规划师沟通时明确了心仪的学校和城市,也划定了专业范围,可最后方案提出的学校和专业却与之南辕北辙,“根本不像是为客户一对一定制的”。
这样的失望,来自江苏泰州的吴云晴去年也经历过。
去年高考结束,刚出考场,吴云晴就被父母带到一家志愿填报服务机构。对方声称能帮助她“最大化利用分数”,承诺通过专业分析和指导,助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还确保能被录取。
但后续的操作过程,让吴云晴大跌眼镜:机构发来几张表格,让她填写意向,经过几次筛选排序后,便给出了建议。整个过程,机构没有进行具体分析和解释,只是简单地介绍了哪些学校和专业可以报,哪些不能报。
“这些信息,我自己在网上就可以搜索到,他们还收费几千元。”吴云晴告诉记者,即使机构提供的是无效信息,她所在班级也有超过一半的同学对此趋之若鹜,“大家都害怕自己如果没有专业服务,就错过了信息,错过了好学校。”
而对于李禾来说,如果没有报培训机构,或许他已经在自己心仪的学校里就读了。
当年,为了对得住自己熬的那些夜,他父母花3万元购买了某机构“一条龙”服务,却因对方失误,错过了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
李禾回忆,他最想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但分数不太够,机构建议他采用三位一体(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规定的四种选拔模式之一)报考方式,可以填写5个专业。在机构指导下,他按照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地理科学师范、学前教育专业顺序,将5个志愿填满。结果在这种报考方式下,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的,顺延至其他志愿。他最终被小学教育专业录取。
“机构对我的分数预估并不清晰,填报三位一体志愿时也没有提出可行性建议。后来机构承认是他们失误了,可我的人生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李禾说。
无需相关经验 师资速成上岗
为何机构提供的服务如此不专业?记者调查发现,有不少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机构打着“一对一”的旗号收费不菲,但其培训师的质量参差不齐,一些所谓的“资深”老师、“高考志愿规划师”其实很多都是速成的。
来自黑龙江某高校的大三学生孙一甜曾在某志愿填报服务机构做兼职助理。她发现,该机构中不少志愿规划师任职于多家此类机构,且这些规划师并非都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有的还自称“销售”,以“多卖会员、卖课”为主要任务。
“每名规划师需负责约80名学生的志愿填报工作,他们将这项服务当成一门生意,每个同学的报名费大概在8000元至10000元不等,收钱提业绩是他们最看重的。”孙一甜说。
收了钱,志愿填报工作就被分配给了孙一甜这样的兼职助理。
“我需要列出一批志愿,规划师再从我列出来的这些志愿中选择适合考生的。那时我还没有经过任何培训,但机构就让我直接上手干了。”孙一甜回忆道。
来自河南郑州的陈相宜也在当地一家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机构做兼职。据她介绍,该机构在录用她之前,不但没有询问自己的职业、学历,而且承诺只要她通过招录考试,就可以入驻平台进行接单(高考志愿填报服务)。
“那场考试如同走过场。考试的内容,一节直播课就给我们讲完了,还发了笔记文档,文档里就是第二天要考的内容。”陈相宜说。
记者以报名高考志愿规划师培训为由向某机构咨询。一名自称多年从事高考志愿报考行业的韩先生向记者推销课程,称“不需要到机构花几千元买那些培训课程,在我这里可以直接买到基础至进阶的全套课程,包括网课录播视频和配套课件,原价599元,现在限时优惠只要99元。另外再赠送价值千元的生涯规划课程、高报资料大礼包等,可永久观看”。
99元就能上岗?
对于记者的疑问,韩先生回复道:“高考志愿规划师没有考试,也不存在持证上岗,所谓的资格证书没有意义,最多是用来包装一下自己,不用花几千元去考证。”
随后,韩先生又提到,证书便于从业,如果需要证书包装自己,只需要花800元和一张照片、身份证复印件,不用参加考试,“大概1个月就可以从我这里拿到证书”。
信息供给不足 行业乱象丛生
针对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高价”志愿填报指导服务,教育部近日发布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需谨慎对待市面上的各类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切勿轻信“
Copyright2023小老板科技